明天七夕小心掉进甜蜜陷阱 警方发布婚恋交友防骗提醒
原标题:明天七夕小心掉进甜蜜陷阱 警方发布婚恋交友防骗提醒
海峡网讯(厦门晚报记者朱俊博通讯员洪恒亮 漫画/刘哲姝)七夕临近,明天蜜陷骗子也开始蹭节日热度。夕小心掉醒近日,进甜阱有商家就被打着“七夕购花”幌子的布婚骗子骗走了4.65万元。
今天上午,恋交市反诈骗中心对外发布这起案例,友防同时也介绍了婚恋交友中几类常见骗术。骗提今年1月至8月15日,明天蜜陷全市共接报各类征婚交友类诈骗警情274起,夕小心掉醒其中男性受害者170人,进甜阱女性受害者104人。布婚
向花店老板下鲜花订单,恋交诱骗其购买“设备”
张女士是友防一名花店老板,8月9日,骗提接到自称是明天蜜陷某演艺会所“刘经理”的电话。“刘经理”说,他们想在七夕办一场活动,需要采购大量鲜花布置现场。
“刘经理”与张女士谈妥鲜花的种类、数量、单价后,又询问张女士是否卖一种带遥控的鲜花设备。张女士的店里并没有这种设备。“刘经理”称,自己之前正巧在某花店看过这种设备,并把花店联系人的号码给张女士,让张女士联系购买事宜,并先行垫付,最后与鲜花钱款一并结算。
8月10日,张女士联系“刘经理”所说的那家花店,并商量购买设备事宜,最终以4.65万元的价格成交。付款后,张女士告知“刘经理”,并着手准备他需要的鲜花。
可一直等到8月15日,双方约定的交货时间,张女士才发现联系不上了“刘经理”。意识到被骗后,她马上拨打110报警。
-分析
新瓶装旧酒,骗子还是要骗钱
民警说,骗子打着七夕的幌子,发不义之财。张女士遭遇的骗术与“冒充某单位采购物资”大同小异,但披着“七夕购花”的外衣,还是第一次遇到,骗子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求受害者转账汇款。
任意挥霍“分手费”,转多少钱都双倍返还
小夏是我市的一名在校大学生。8月5日,她在微信搜索附近的人,认识了一名“女性”。对方称自己跟男朋友闹矛盾分手了,男友给了“她”一大笔“分手费”,“她”想要报复男友,只要小夏给“她”多少钱,“她”就双倍返还。
半信半疑的小夏先转了200元给对方,随后收到对方的400元“返还”。小夏就相信对方了,一次性转了2000元给对方,但对方称小夏的资金有问题需要审核,要求小夏再转4000元。等小夏转完了,微信也被对方拉黑了。
-分析
受害人受到诱导转账,随后就会被拉黑
民警说,嫌疑人使用形象姣好的女子照片作为微信头像,引诱受害人添加好友,并在朋友圈发布状态,称自己失恋,博取同情,并称谁发红包将10倍返还以发泄情绪,不断诱导受害人发520元、1314元、666元等金额,随后将受害人拉黑。
和网友交往后,对方开始频频借钱
陈先生今年28岁,单身,今年6月在网络游戏中认识了一名女网友,添加对方的微信和QQ后,双方聊了起来。
聊天中,陈先生发现两个人除了游戏还有不少共同爱好。一来二去,他开始和对方交往,但对方陆续以“要去找妈妈没钱”“妈妈开店需要资金”“自己要去广州看病”等理由向他借钱。
陈先生多次把钱借给对方,前后共计5万元。7月26日,他突然发现联系不上对方,才意识到被骗,随即报警。
-分析
先“谈恋爱”再选择时机骗取钱财
民警认为,此类型诈骗属于征婚交友类诈骗中的“初级版”。受害者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恋爱经验不丰富。骗子往往通过网络交友(微信、QQ等)、相亲网站,编造出“高富帅”或“白富美”等虚假身份,与受害者进行网络交流,骗取受害者的信任、确立交往关系后,选择时机以家庭遭遇变故等理由,骗取钱财后销声匿迹。
“美国大兵”寄包裹,但先要通过网银交费
47岁的朱女士单身,今年4月在百合网上认识了一名自称在美国某军队当指挥官的外籍男子保罗,对方添加QQ后,对方跟朱女士以交友的名义联系。
聊了一段时间后,保罗说要寄一个非常重要的“包裹”给朱女士,让她帮忙保管,而且称包裹里是他的全部家当,等他退役后就来厦门和她一起生活,朱女士欣然同意。
随后,保罗以“交保险费”“原厂地证书”“所有权证书”“关税”等理由,让朱女士通过网银陆陆续续转了14万余元到指定账户。转完后,朱女士左等右等,却一直等不来那个神秘的“包裹”。她联系保罗,对方又一直以各种理由搪塞,朱女士才有所怀疑。
-分析
只通过电话、网络联系,也会视频增加“可信度”
民警认为,冒充美国大兵诈骗属于征婚交友类诈骗中的“中级版”,骗子瞄准的作案对象都是40岁到60岁的妇女,尤其青睐离异的。
在这类骗术中,骗子们的传统套路是由外籍华人动手或中外骗子联手,广撒网寻找目标,利用QQ、电子邮件等方式,诱导受害者上钩,一旦成功,迅速与受害者“坠入爱河”,再以高额利益,如“包裹”“战争抚恤金”等理由诱导受害者转账汇款。
民警说,在此类诈骗中,骗子与受害者不见面,只通过电话、网络联系。为了增加可信度,骗子会与受害者视频,并且通过网络发送一些“美国大兵”照片以及装有巨额“美金”的包裹照片。这样不仅得手率更高,而且诈骗金额更大。
男友声称有投资内幕,多次借钱后失联
李女士今年30岁,6月12日在珍爱网APP上认识一名自称“陈弘秉”的男子。对方声称在香港从事证券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后,双方在网上确认男女朋友关系。
7月20日,“陈弘秉”以自己有投资内幕为由,向李女士借钱。随后,李女士分多次向对方转账汇款18万元。8月15日,李女士联系不上“陈弘秉”了,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
-分析
诱骗受害人到“平台”充值,获利后失去联系
民警说,这类骗术属于征婚交友类诈骗中的“高级版”。嫌疑人瞄准的都是30岁左右,有一定存款的市民,这一群体普遍对理财有需求。
骗子设计多个套路,一是编造“在国外工作的中国人”等虚假身份,有的人甚至隐瞒年龄、婚史等,在相亲网站或其他网络社交平台上对受害者进行利诱;二是编造“公司开发投资平台,内部渠道有高回报”“博彩网站可任意修改赔率”等诱人条件,引诱受害者到“平台”充值;三是受害者一开始进入“平台”时,一般都会得到一定的收益,一旦受害者完全相信“平台”的真实性,并充值大笔资金后,“平台”就无法登录,所谓的“好友”也会失去联系。
【警方提醒】
先核实真实身份
再来谈征婚交友
交友初期,一定要认真核实对方的身份。在征婚交友类骗术中,大多数受害者都是被诈骗分子的花言巧语与表面行为所迷惑,未认真核实其真实身份,从而上当受骗。
交往过程中,若涉及钱财问题,市民千万不要轻信对方的借口。警方分析近期众多此类案例发现,骗子们大多以“高回报”“稳赚不赔”等借口,诱导受害者“投资”“充值”,征婚交友者一定要认真核实真实情况,并与身边亲朋好友多沟通、多询问,防止落入圈套。
警方提醒,市民遇到此类骗术时,一定要及时报警。
(责任编辑:探索)
-
原有车道(左)作为上行线,变为长上坡,新建4车道为下行线在简短的通车仪式后,昨日中午12点,历时3年多建设的厦蓉高速公路漳州段改扩建工程正式通车。这意味着,以连续14公里的长下坡闻名的厦蓉高速和溪路段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靳凤清 蒋月阳) 买房,必须要到房屋登记机构登记,才意味着这套房子真正属于你,所以,房屋登记审核等程序至关重要。11月22日,记者从市房管局获悉:近日,我市97名房屋登记人员参加了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陈蕾 实习生 孙晨)11月19日至20日,由市体育局、市体育总会主办,市网球协会承办的日照市第八届网球大赛在山东体育学院日照校区举行。副市长徐清、市政协副主席董全宏出席开幕式。 ...[详细]
-
本报讯本报通讯员)市气象局发布天气预报,受高空低槽和地面倒槽共同影响,预计16日下午到18日我市有一次降水过程,过程雨量可达小到中雨,局部大雨。降水过后受冷空气影响,19日内陆地区北风4~5级,阵风7 ...[详细]
-
海峡网9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 洪恒亮/文 陶小莫/漫画)上周,导报刚报道过市民小江遭遇“中奖”+“冒充公检法”的“混合型&r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周彬彬)按照市委包联困难户的要求,市委宣传部机关组织人员多次到特困家庭张卓礼家中走访慰问,并于近日发动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对其进行爱心捐款活动,共捐款近万元。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张守坤) 莒县、东港区等地滞销的大白菜,这几天一直牵动着市民的心。 “种了一亩半地的白菜,个头、色泽都是一流,可卖不出去,都成了灾。去年这个时候,批白菜的客户早就排着队来订货了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刘江雪)11月21日,山东省节能督导组来我市就节能降耗工作进行督查。市委常委、副市长唐慎出席汇报会。 督导组听取我市汇报后,对我市在节能降耗方面所作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并对下步工作提出了要 ...[详细]
-
海峡网9月5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丈夫出轨,还赠予第三者20余万元,婷婷的心彻底被伤透了。处理好离婚事宜后,她将前夫和第三者告上法庭,要求第三者返还那20余万元。庭审过程中,前夫站在婷婷这边。他出轨赠 ...[详细]
-
共涉及72家施工企业153项工程 本报讯(记者 靳凤清 蒋月阳) 经过市财政局一个多月的严格审核,由市劳保办制订的第三季度建筑企业养老保障金拨付方案获得批准,从本周起,开始对部分企业进行拨付,这是记 ...[详细]